子宫颈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它的病因明确,约95%与HPV感染密切相关。2018年5月,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发出了全球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通过疫苗接种-筛查-子宫颈病变治疗三部曲,达到子宫颈癌发病率小于每年4/10万的指标。疫苗的面世,配合宫颈癌筛查,做好三级预防,就可以做好子宫颈癌的防治。
我国9-45岁的女性人群约3.2亿,是个庞大的人群,如何进行HPV疫苗接种需要结合国情加以指导。2019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布了由免疫、公共卫生及临床等多方专家制定的《专家共识》,回答了很多大家有关HPV疫苗的问题,让我们共同学习。
01
我国目前批准的HPV疫苗有哪些?
目前,我国应用的4种HPV疫苗,包括
①两种针对HPV16/18型的二价疫苗②一种针对HPV6/11/16/18型的四价疫苗;③一种针对9种HPV6/11/16/18/31/ 33/45/52/58型的九价疫苗。
这4种疫苗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临床数据,均提示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力。具体可接种的疫苗见下表。
02
什么人要接种宫颈HPV疫苗?
对一般人群HPV疫苗的接种,WHO建议主要目标接种人群为未接种过相关HPV型别疫苗的青春期女性,一般是在11岁或12岁人群中开始接种HPV疫苗,也可从9岁开始接种。不再建议大于26岁人群补种HPV疫苗,主要原因是对>26岁人群接种疫苗后获益低。
在这点上,我国专家有不同看法。我国的HPV感染数据显示,高危型HPV感染呈双峰分布,也就是在7~24岁和40~44岁两个年龄段高发。因此,不应否定27~45岁女性接种HPV疫苗的意义,提出9~26岁女性是HPV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但对27~45岁女性有条件接种者也可从中获益。
03
特殊状况女性如何接种HPV疫苗?
很多姐妹有这样的疑问,怀孕了还能打HPV疫苗吗?备孕期呢?如果检查出HPV感染还来得及打疫苗吗?我们收集了专家意见,为大家回答。
1、已经感染HPV或者已有宫颈病变的女性:对一过性感染或持续性感染女性,接种疫苗是有意义的,因为HPV如果覆盖未感染的HPV病毒型,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对于预防再次感染也十分有效。对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报告异常的女性,包括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治疗后的女性,都有保护作用,接种HPV疫苗可以获益。
2、妊娠女性:目前动物实验中没有发现HPV疫苗导致不良妊娠和对子代安全的影响。但出于伦理及安全考虑,WHO发表的HPV疫苗立场文件声明,基于妊娠期数据有限,不推荐妊娠期女性预防性接种HPV疫苗,应推迟至妊娠结束后进行。对近期计划怀孕者,也不建议接种HPV疫苗。若疫苗接种后发现已怀孕,应推迟至分娩后再补充接种未完成的剂次。
3、哺乳期女性:目前的临床试验尚未观察到血清HPV抗体经母乳分泌。哺乳期女性可接种HPV疫苗,但应慎重。
4、对其他高危人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APS、桥本甲状腺炎等)、肥胖、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以及器官或骨髓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均可以接种HPV疫苗,都是安全的。
04
打了HPV疫苗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目前接种新冠疫苗是国家的重要举措。
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新冠肺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尽快恢复我国社会经济、居民生活正常运转。
理论上来说,HPV疫苗是一个灭活疫苗,新冠病毒疫苗也是灭活疫苗,它俩之间的效果不存在影响。但为了更好的准确监测不良反应,建议新冠疫苗和HPV疫苗分开接种,间隔两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