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复流产?
自然流产
国内定义为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终止妊娠者,自然流产大多发生在20~22周前,这类大概占流产人群的15%。
反复流产、习惯性流产
我们常说的“反复流产”、“习惯性流产”的医学专业术语为:复发性流产,在育龄女性中属于多发病,并不少见,困扰着很多女性朋友和她们的家庭。
几次流产才算反复流产?
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
即为复发性流产
过去,复发性流产指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现在这个标准已降低为2次或2次以上。因为从临床观察看,2次或3次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和后续再流产的几率差不多,且每次流产后带来的影响会降低患者下一次再怀孕的机会。
如何对症检查?
引起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很复杂,如果不能细致地对症检查,很难找到具体症结所在。我们从胚胎、母体、父亲、环境四个角度来解释流产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检查对策。
(1) 胚胎因素
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但这个比例随着流产次数增加会下降。
检查对策:发生不可避免的流产时,清宫时应取胚胎绒毛送检染色体,注意需要新鲜绒毛组织。如果是夫妻染色体异常,可抽取夫妻静脉血检查。
(2) 母体因素
母体因素主要可分为内分泌异常、生殖器官异常、感染、全身性疾病三大类。
内分泌异常:
女性内分泌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控制不良等,均有可能导致流产。
检查对策:
黄体功能不全:自测每个月的基础体温;
高泌乳素血症:上午9点左右可以不空腹,静坐15分钟后抽血测定,不受月经周期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症:月经第3天至第5五天抽血进行性激素测定,每个月自测基础体温和月经干净后行妇科B超;
甲亢或甲减:甲状腺激素检查,不受月经周期影响;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口服葡萄糖后再测血糖和胰岛素。
生殖器官异常:
如纵隔子宫、单角子宫、子宫肌瘤等,都可能影响胚胎发育而导致流产。
检查对策:
子宫畸形:B超、宫腔镜、造影等手段检查;
宫腔粘连:B超、宫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以在月经干净后马上进行检查;
宫颈机能不全:宫颈扩张试验、B超、造影等手段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