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前的内膜转化,为什么越转化越薄呢?
时间:
2022-11-13
作者:
浏览次数:

都知道,移植之前是需要准备好内膜。内膜厚度不达标的话医生是不会让您移植的。
但往往有的移植前十天,内膜8-9mm,然后就开始用药进行内膜转化,结果越转越薄,移植的前两三天只有5-6mm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什么是内膜转化?


所谓内膜转化,就是通过孕激素的作用,将子宫内膜由增殖期向分泌期转化,通俗来说就是给子宫内膜这块土壤施肥,使得胚胎们更容易扎根生长。
在自然状态下的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是存在“种植窗”的,一般在月经周期的20~24天,持续约24小时。
也就是说在这一段特殊的时间,子宫内膜可以接受胚胎的植入,对应的在这个时期下的内膜是最佳的植入状态。
因而我们所做的内膜转化就是通过人为的调节,模拟自然状态下,将子宫内膜调节到这个最佳状态。

移植前的内膜转化,为什么越转化越薄呢?

内膜转化的方式有哪些?

足够水平的孕酮是内膜转化和“种植窗”开放的基础,同时也是为胚胎早期稳定的生长关键。

常见的子宫内膜转化可分为人工周期和自然周期。在人工周期中,当子宫内膜厚度达到8mm以上时,加入孕酮;或自然周期,b超检测排卵后加孕激素。


什么是人工周期内膜转化?


人工周期内膜转化又被叫做激素替代周期,主要是用于一些月经不规律的女性,她们一般没有明显的排卵,或者是有排卵障碍的情况,又或者是自然周期内膜偏薄(小于8mm)
于月经第3天开始用戊酸雌二醇或者芬吗通红片等,用药10-14天后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根据子宫内膜厚度调整雌激素的剂量及用药时间,每3-4天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当子宫内膜厚度大于8mm的时候,给予孕激素转化内膜。
移植前的内膜转化,为什么越转化越薄呢?

什么是自然周期内膜转化?


对于月经周期规律,排卵正常且内膜生长良好的女性可选择自然周期法。
在月经周期第10-12天左右起行B超卵泡监测,评估卵泡和内膜发育情况,检测孕酮,加孕激素(有的可以不用药),确定排卵时间。
于排卵后第3天行第三天胚胎移植或排卵后5天行囊胚移植。


为什么会出现转化后内膜变薄的情况?


正常生理状态下
排卵前内膜主要在雌激素作用下处于增生期,厚度不断增厚,排卵后内膜进入分泌期,子宫内膜厚度多不再继续增厚。
而在胚胎移植过程中,为了尽可能使胚胎和内膜处于同步发育状态,无论是自然周期还是人工周期,都必须在分泌期才可以进行胚胎移植,也就是必须在内膜由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期后才能移植。
自然周期下,排卵后孕酮开始分泌,内膜进入分泌期,人工周期下会外源性补充孕激素促使内膜进入分泌期,孕酮本身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会抑制内膜增长,因此在内膜转化后可能会出现内膜下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