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就像人体的垃圾处理站,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集中到肾脏,废物随着尿液直接排出体外,而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则被回收利用。

什么是多囊肾病?
多囊肾,又名先天性肾囊肿瘤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患者在出生以后肾部就会有一些小囊肿,随着年龄的增长,囊肿进行性生长,导致肾脏增大、变形,最终破坏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严重的会引发肾衰竭。
多囊肾不能治愈,大多数病人在40-50岁时发病,出现蛋白尿、血尿,有些病人合并高血压。由于常规药物只能延缓肾功能减退,无法阻止囊肿的增长,大约10%的多囊肾病患者有尿毒症。
多囊肾的发病原因
多囊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

根据遗传方式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ARPKD)。
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发病于婴儿期,新生儿期幸存的患儿约有50%在10岁之前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主要由PKHD1基因突变引起,其发病率为 1∶ 40000 ~ 1∶ 20000,临床上较罕见。

另一种是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可以表现为家族遗传或新发突变(约占6%-8%多囊肾病患者)。常于青中年时期被发现,也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发病率为1:1000-1:500。主要由PKD1或PKD2基因突变引起,它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患者子女患病率为50%,男女患病的机会相等。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常见病因。由于多囊肾病具有显性延迟性的发病特点,很多患者肾脏上长了数以千计的囊肿,但无临床症状,故而忽略此病。一发病很快进入肾衰竭期,到了不得不透析、换肾的地步。
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通过基因检测,越来越多的患者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被诊断出患有此种疾病。参考ADPKD突变数据库,目前已报道的PKD1、PKD2致病/可能致病突变已达1400多种。
我有多囊肾家族史
怎样确定我是不是多囊肾?
多囊肾的诊断是基于影像学,但多囊肾大多由基因突变引起,基因筛查是预防确诊多囊肾的最有效方法。通过基因筛查可明确具体突变的基因,提示个体多囊肾病发病风险。调整生活方式,注重低盐饮食,保证充分的休息,及早预防。

得了多囊肾
还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吗?
通过基因筛查找到明确致病基因的患者,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治疗,胚胎移植前,取胚胎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诊断是否携带多囊肾突变基因,筛选健康胚胎移植,防止遗传病传递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