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之后,升级成功的宝妈就该发愁了,因为小宝宝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只会哇哇大哭。但是宝宝哭泣到底是饿了还是尿了?新手宝妈根本就不清楚,再加上一个只会说“宝宝哭了肯定是饿了,快喂奶”的婆婆,相信很多宝妈都觉得头大。
为了解救这些新手宝妈们,我特意将宝宝没有吃饱时,身体所发出的种种信号整理出来,宝妈们一定要细心注意这些点哦。
1.宝宝吃奶时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自从胃口开了之后,每天需要喂奶8-12次,当宝宝吃到奶水时,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吞咽的声音发出。每一次宝宝吸吮的时间都会在10-25分钟之间。如果宝宝吃奶的频率以及时间都很正常,那么宝妈们就不要担心。

如果宝宝真的饿了,那么宝宝吃奶时就会特别的认真,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宝宝都不会去管。如果宝宝已经吃得差不多了,那么宝宝的神态就会比较放松,如果周围有动静,宝宝就会扭过去看,甚至会自己拒绝吃奶。
2.宝宝便便的次数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的便便次数在3-5次之间,并且便便的颜色偏向金黄色,形态是比较粘稠的糊糊状,没有特别的味道。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宝宝每天便便的次数就在1-3次之间,并且便便的颜色偏白,形态也更接近成人的便便,味道比较臭。如果是奶粉与母乳共同喂养的宝宝,那么便便的形态以及次数就在这2者之间。

如果宝宝便便的次数达不到要求,那么宝妈在排除宝宝便秘的情况之后,就要考虑是不是宝宝没有吃饱了。
3.宝宝的体重增长
对于年纪幼小的宝宝而言,体重这个数据就可以代表宝宝最近的生长发育情况。宝宝出生时的体重是6-8斤,正常情况下前3个月每个月都能长1-2斤体重,3个月之后体重增长才逐渐维持在1斤左右。
如果宝妈发现宝宝的体重增长比较慢,那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最近宝宝没有吃饱了。

如果宝妈们能够细心观察这3个方面,那么判断宝宝到底是饱了还是饿了,对于宝妈而言就不再是个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