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宫颈妊娠、腹腔妊娠还要罕见的异位妊娠,你能想到吗?
时间:
2023-01-07
作者:
广州幸韵
浏览次数:

患者女性,25 岁,于 2022 3 21 日就诊。

 

主诉:停经 39 天,检查发现宫外孕 3 小时。

 

现病史:LMP 2021-02-10,停经后无明显恶心、呕吐,纳差等不适。2022-03-11 至我院门诊检查,HCG 97.0 mIU/mL,孕酮 13.4ng/mL;患者当时无腹胀腹痛,无阴道流血流液等不适,门诊嘱其一周后复诊。2022-03-21 患者在我科门诊复诊。妇科 B 超提示左侧壁混合性包块(间质部妊娠? 宫角妊娠?)。门诊拟「宫外孕」收住院。

 

婚育史:21 岁结婚,爱人体健。孕 5 12019-09-29 于我院孕足月顺产一活女婴,体健。

 

患者 2017 5 月因「一侧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患侧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术程顺利。

 

2018 3 月因「一侧输卵管妊娠(自诉与上次异位妊娠为同侧患病)」于桂林市妇幼保健院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具体哪侧不详)。宫颈妊娠 1 次行人工流产术(具体不详)。

 

个人史:既往曾行隆鼻手术。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

 

月经史:12 岁初潮,月经 7/30 天,末次月经:2022-2-10;月经规律,月经量中等,无痛经。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毛女性分布,阴道通畅,内见少许白色分泌物,无异味,宫颈正常大小,宫颈管粘膜外移,无接触性出血,举摆痛(-),子宫后位,饱满,质软,活动可,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

 

辅助检查:门诊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

 

2022-03-11 我院门诊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定量 97.0 mIU/mL

 

2022-03-21 我院门诊查彩超检查示: 子宫后位,轮廓清,形态规则,大小 5.6 × 4.7 × 4.6 cm,肌壁回声均匀,内膜厚 1.7 cm,子宫周边探及液性暗区,约 2.9 cm左卵巢 2.1 × 1.6 cm,左侧壁探及范围约 1.5 × 1.4 cm 的混合性包块,内见大小约 0.8 × 0.7 cm 的类孕囊声像,内见卵黄囊CDFI:块内及周边可见短棒状及半环状血流信号显示。

 

彩超诊断:1. 左侧壁混合性包块(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2. 子宫内膜增厚;3. 盆腔积液;4. 右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附彩超图谱)

1. 妇科彩超图谱

 

初步诊断:宫外孕:左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左侧宫角妊娠?

 

术中可见

 

2022-3-21 急诊行腹腔镜下左侧宫底肌壁间妊娠病灶清除术 + 宫腔镜检查术 + 诊刮术

 

腹腔镜见:子宫饱满,质软,左侧宫底部见大小约 2 × 1 cm 肿物凸起,表面呈紫蓝色,边界清楚,凸起周围可见丰富毛细血管,盆底可见约 20 mL 淡黄色积液,左侧输卵管缺如,右侧输卵管扭曲与同侧盆壁膜状粘连,右侧输卵管伞端正常,双侧卵巢外观未见异常。

 

比宫颈妊娠、腹腔妊娠还要罕见的异位妊娠,你能想到吗?

宫腔镜见:宫颈管通畅,宫腔形态规则,蜕膜厚,粉红色,宫腔未见妊娠囊,未见明显窦道及憩室,双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均清晰可见,予刮匙搔刮宫腔,刮出蜕膜样组织约 5 g,检查未见绒毛。

 

 

术前 β-HCG6273.24 mIU/mL

术后第一天 β-HCG1173.27 mIU/mL

术后第三天 β-HCG271.35 mIU/mL

 

病检:(子宫肌壁间)绒毛及滋养叶细胞,符合妊娠。

 

术后第五天复查彩超未见明显异常,予办理出院。

1.什么是子宫肌壁间妊娠?

 

定义: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习惯称宫外孕(extrau- terine pregnancy)。以输卵管妊娠为最常见(占 95%),少见的还有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阔韧带妊娠,肌壁间妊娠等。

 

子宫肌壁间妊娠 ntramural pregnancylMP)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正常形态的子宫肌层内,在子宫肌层内生长发育,与宫腔和双输卵管均不通。

 

2.IMP 临床表现有什么不同?

 

IMP 是一种少见疾病,早期临床表现有停经、腹痛、阴道出血、血 HCG 升高,与宫内早孕、难免流产、不全流产、GTD 及普通异位妊娠无特殊差别

 

患病后由于孕卵未能顺利在子宫内着床, 随着胚胎的生长,胚胎绒毛植入肌层甚至发生胎盘植入,对血管造成侵蚀,最终将引起子宫破裂大出血,危害患者生命。

 

3.如何诊断?

 

辅助检查表现:早期按超声影像特点 IMP 可分为孕囊型、包块型和破裂型 3 种类型。

 

孕囊型:宫腔内未见妊娠囊,有「双环征」状妊娠囊位于子宫肌层处,有时可见卵黄囊,肌层环绕孕囊四周,与宫腔不相通;

 

包块型:在肌层处能够观测到混合的包块回声区肌层环绕包块四周,与子宫腔不相通肌层, 可见血管扩张,血流丰富,并且宫腔内部有无回声的液性暗区;

 

破裂型:腹腔内存在积血,可见大量无回声液性暗区,显示模糊的光点或絮状回声带。

 

阴道三维超声能够提供更清晰丰富的立体图像,从各个层面显示妊娠囊与宫腔的关系,对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诊断正确率更高,多联合经腹及阴道超声检查。

 

疑难 IMP 病例可借助 MRI 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孕囊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特别是怀疑为滋养细胞疾病时。MRI 检查费用高但可提高确诊率。决定性诊断手段主要是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

 

 

4.如何治疗?

 

主要根据妊娠部位、病灶大小、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及有无生育要求决定,其治疗原则与其他异位妊娠相似。

 

对于早期一般情况良好,包块较小,HCG 升高不明显者,可选择口服米非司酮、MTX 全身或局部注射进行药物保守治疗。

 

 

总结

 

IMP 是一类非常少见的异位妊娠,需要在临床上引起重视。尤其该患者曾因单侧输卵管妊娠,行患侧输卵管切除,仍不可排除该侧宫角妊娠、肌壁间妊娠等可能,这需要临床医生能够想到且了解这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