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破伤风疫苗,孕期可以接种吗?孕期禁止接种哪些疫苗?
时间:
2023-01-14
作者:
广州幸韵
浏览次数:

妊娠期作为妇女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在此期间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在于产生能保护母体和胎儿的免疫力,并且要求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那么在妊娠期有狂犬病或破伤风病毒暴露时,是否可以接种疫苗?妊娠期常用的免疫制品还有哪些疫苗?妊娠期禁止接种哪些疫苗?

 

 

1

免疫制品的种类和妊娠期预防接种的一般原则

 

01

主动免疫制品

 

主动免疫制品有疫苗和类毒素,主要用于预防疾病。疫苗分为活病毒疫苗、活细菌疫苗、灭活病毒疫苗、灭活细菌疫苗和组分疫苗。

 

1. 疫苗:妊娠早期是胎儿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的重要时期,应尽量避免接种任何疫苗。

 

目前并无确切的证据表明疫苗对胎儿有害,认为接种指征与非妊娠期相同,但不属于紧急应用的疫苗,延至妊娠中、晚期接种。

 

其中活疫苗含有减毒的病毒、细菌,可以在受种者体内增殖,孕妇及预防接种后 3 个月内可能妊娠的妇女不应接种活疫苗。

 

2. 类毒素:类毒素不含活的细菌,不能在人体内增殖,妊娠期可安全应用。

 

 

02

被动免疫制品

 

被动免疫制品有抗血清和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紧急预防也可用于治疗。抗血清包括抗毒素、抗病毒血清和抗菌血清。

 

1. 抗血清:临床应用的抗血清源于人和动物的血清,动物来源的抗血清引起严重过敏反应较多,孕妇应用应尤其谨慎。

 

2.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由人血提取,是淋巴组织内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妊娠期可以使用,但 IgA 缺乏的孕妇连续使 用免疫球蛋白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应避免使用 [1]

 

 

2

妊娠期可以接种狂犬病疫苗么?

 

狂犬病灭活疫苗(FDA 分类: C)及狂犬病免疫球蛋白(FDA 分类: C

 

美国 CDC 明确指出: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患狂犬病。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不属于哺乳动物,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 [7]

 

狂犬病毒转移的发生起源于被感染的宿主的伤口,引起咬伤伤口处唾液病毒的沉积。由于一旦发生狂犬病,死亡率几乎达 100%故妊娠妇女在接触狂犬病后应尽快肌注狂犬病疫苗用于诱导主动免疫 [2]在被咬伤暴露伤口之前或在伤口暴露后很短时间内给予疫苗的注射,当前的疫苗能非常有效地防止这种结果的发生 [3]

 

2000 - 2005 年前来咸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接种门诊求治的 87 例被疯动物和疑似疯动物致伤的孕妇进行追踪观察。孕妇接种狂犬疫苗中和抗体阳转率达 100 %,说明免疫效果良好。研究显示,流产、死胎、死产、先天缺陷和畸形的发生率为零 [4]

 

1995 年泰国报道了对 202 名孕妇接种了狂犬病疫苗进行接触后预防(其中 68 名还应用了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未发现胎儿畸形及妊娠不良结局比率增高, 认为妊娠期接种狂犬病疫苗是安全的 [5]

 

迄今国内外尚未见到有关孕妇因接种狂犬疫苗而导致胎儿损害的报道。

 

妊娠妇女几乎均能对狂犬病疫苗产生正常的免疫应答,且对胎儿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6]

 

 

3

妊娠期可以接种破伤风疫苗么?

 

破伤风疫苗(FDA 分类: C)及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DA 分类: C

 

破伤风发病暴露因素以铁钉、铁丝扎伤或铁器刀具割伤为主,其次为草木、竹子、树枝、玻璃等割伤,以及跌倒、车祸、重物砸落引起的外伤 [9]

 

1. 破伤风疫苗:破伤风疫苗基于破伤风类毒素制备,不含有任何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的物质,在妊娠的各个时期应用都比较安全。 孕妇患破伤风可严重威胁母体的生命安全,而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高达 60%

 

2.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妊娠妇女存在破伤风感染可能者,应注射人血清制备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效长,无过敏性,能有效解除肌肉痉挛和降低破伤风的病死率 [8]马血清制备的破伤风抗毒素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妊娠期应避免应用。

 

根据「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妊娠期妇女接种破伤风疫苗可预防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  妊娠期妇女可在妊娠第 467 个月时各接种 1 剂次。

 

4

妊娠期常用的免疫制品还有哪些?

 

1. 重组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FDA 分类: C)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FDA 分类: C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建议,所有的妊娠期妇女都要进行乙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测,若孕妇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且属乙肝感染高风险者,可按非妊娠期的标准方案接种

 

若孕妇明显接触乙肝病毒,则应于接触后 24 h 内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8]

 

未感染过 HBV 的妇女在妊娠期间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安全的 [10]

 

2. 流感灭活疫苗(FDA 分类: C

 

国外多项研究提示妊娠期接种流感疫苗,具有良好免疫原性。

 

妊娠期接种流感疫苗,既可保护孕妇,降低孕期患流感、孕期发热、子痫前期、胎盘早破的风险,也可通过胎传抗体保护 6 月龄内无法接种流感疫苗的新生儿免于罹患流感。 

 

与孕早期相比,孕妇在孕中期或孕晚期接种流感疫苗其婴儿体内的抗体滴度会更高 [11]

 

 

3.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FDA 分类: C

 

对妊娠晚期的妇女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母体产生的 IgG 可通过胎盘, 对所生婴儿出生后 5 个月内有保护作用。接种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目前有待进一步研究。

 

WHO 对妊娠 3 个月以内的妇女不推荐接种。

 

4. 甲型肝炎灭活病毒疫苗(FDA 分类: C

 

孕妇如属感染甲肝高风险者,可在接触前接种甲肝灭活疫苗

 

甲肝爆发流行时或孕妇密切接触甲肝患者后 2 周内可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85% 以上都能起到预防作用,潜伏早期应用可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潜伏晚期应用可减轻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

 

 

5

妊娠期禁止接种哪些疫苗?

 

1. 风疹减毒活疫苗(FDA 分类: X):风疹减毒活疫苗含有核酸,妊娠期接种可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建议在接种风疹疫苗后 3 个月内应避免怀孕。

 

2. 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FDA 分类: X):鉴于减毒活疫苗可能在体内增殖引起胎儿感染,故孕妇禁忌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未孕妇女接种本品后应避孕 3 个月。

 

3. 麻疹减毒活疫苗(FDA 分类: C):妊娠期感染麻疹病毒可使流产和低体重儿发生率增加,但未证实有致畸作用。妊娠期禁忌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妊娠期妇女暴露于麻疹后,可在 6 天内接种人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发病。

 

4. 水痘-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FDA 分类: C)及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FDA 分类: C):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感染引起胎儿畸形,怀孕 20 周前感染水痘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可能发生先天水痘综合征,妊娠晚期、分娩前及分娩中胎儿感染会对新生儿造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