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 33 周同房后腹痛,幸亏及时剖宫产了,99% 的医生想不到病因
时间:
2023-03-17
作者:
广州幸韵
浏览次数:

患者 33 岁,G1P0 孕 33+4 周,自然受孕,单绒双羊双胎妊娠,孕期顺利,定期产检,除了血糖稍高为妊娠期糖尿病,但经饮食控制和运动,血糖控制良好,余未发现异常。

入院前一天下午,夫妻同房,于次日凌晨 2 点多出现腹痛,呈持续性,无出血,无晕厥,于 3:30 入院。
体检:神志清,精神好,面色正常,BP 127/86 mmHg,P 90 次/min,心肺正常,腹软,下腹可触及不规则宫缩,弱,宫高 34 cm,腹围 99 cm,胎位 LOA/ROA,胎心 140~150 次/min,宫体轻压痛,宫口未开。
血常规:WBC 13.8 G/L,N 91.5%,Hb 118 g /L,PLT106。
B 超示:双胎妊娠,A1:双顶径 8.6 cm,腹围 29 cm,股骨长 6.3;A2:双顶径 8.2 cm,腹围 28 cm,股骨长 6.1 cm。羊水指数 12.8 cm,胎盘位置正常,未见其他明显异常。
胎心监护:不规律宫缩,强度弱,有反应型胎监。
入院诊断:1. G1P0 孕 33+4 周 2. 单绒双羊双胎妊娠 3. 先兆早产 4. 妊娠期糖尿病。

腹痛加剧,立即行剖宫产


入院后予以地塞米松促肺成熟,硫酸镁保护胎儿脑神经,硝苯地平缓解宫缩安胎。
治疗 3 h 后,腹痛逐渐加剧,不能卧位,半卧位状态,痛苦面容,面色稍苍白,BP 122/78 mmHg,P 105 次/min,腹部触痛明显,紧张感,无明显间歇,再次阴检:宫口情况如前,未开,无阴道出血。
当时考虑担心为隐性胎盘早剥,虽然血压、脉搏、面色均无明显改变,但考虑单绒双羊双胎妊娠已 33+4 周,胎儿存活率高,建议立即剖宫产。
7:00 行剖宫产术,术中见:腹膜呈紫蓝色,饱满状态。当时脑子里马上闪现是: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
一边立即建立开放第二条静脉通道,呼叫抢救小组,一边打开腹膜,见腹腔内大量出血、血块涌出,子宫如孕足月大小,下段形成差,立即先娩出胎儿,体重 2350 g,2100 g,交儿科医生复苏处理。
将子宫拿出腹腔,发现子宫底部有一静脉丛怒张,呈紫兰色,面积约 2 cm × 2 cm,表面见鲜红活动性出血,子宫浆膜下未见异常。
予以彻底缝扎局部血管止血,针眼渗血以止血纱压迫,探查双附件无异常,肝脾无异常,观察 30 min,缝扎处未见活动性出血,腹腔内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关腹。
术中共出血 1600 mL(含腹腔内积血 1200 mL),术中术后输血 1200 mL,血浆 600 mL。
术后生命征平稳,术后 8 小时腹腔引流 175 mL(术中用盐水冲洗了,虽然用纱布吸拭了,但仍然残留一部分,所以引流液多了点,但颜色偏淡红,还是比较放心的)。

病例启示


妊娠中晚期子宫静脉丛自发破裂临床少见,病因不详,可能与血管发育异常,血管壁结构的病理改变及妊娠期盆腔充血、静脉扩张有关,多在考虑内出血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术前很难确诊。
收集近几年有关本病报道共 7 例:
→ 其中 4 例发生在近足月,因处理及时,剖腹探查同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母婴预后好。
→  3 例分别发生在孕 24~33 周,都有不同程度的误诊,行剖腹探查时胎儿已死亡,其中 1 例因出血过多致孕妇死亡。
我们处理本例时,因为此病种罕见,孕晚期的急腹症腹膜刺激征又不典型,术前并未考虑到,但好在患者为单绒双羊双胎妊娠,且孕 33+4 周,胎儿娩出后存活率高,所以,当机立断予以急诊剖宫产手术了,母婴平安,结局较为理想。
经过这次经历,我觉得我当妇产科医生久了,有时候就把这些基础体检的本领给丢了,今后一定要巩固练扎实了,否则下一次不一定就这么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