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子11年
时间:
2023-05-15
作者:
广州幸韵
浏览次数:

随着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相继放开,尽快提升出生率、提高人口质量不再仅是家庭事务,而是关系国家命运前程的重大决策。在我国,由于不孕不育发病率上升、高龄生育困难等各种因素,生育意愿与生育结果无法匹配的情况愈发多见。越来越多的有生育意愿的人士尝试通过人工干预的生殖辅助手段,生育后代。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每年开展辅助生殖例数最多的国家。我国每年约有30万名试管婴儿诞生,为更多家庭带来幸福与希望。生殖辅助技术的普及也始终伴随着苦恼和来自大众的误区。未来,消除认知误区、完善保障机制,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被忽视的“不能生”群体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人,处于较低生育水平。除了“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也是不少家庭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辅助生殖需求仍然很大,是保障我国人口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今年34岁的山东韩女士求子11年,过程历尽坎坷,精神和情绪数度徘徊在崩溃的边缘。最终,她和丈夫决定求助试管技术。今年4月,经过促排卵、取卵、移植等一系列艰辛的过程,韩女士终于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