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激素避孕药的分类

1960 年,世界上第一个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问世(COC),是含有低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与女性体内天然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相似)的复合甾体激素制剂。
COC 的发展
1) 雌激素含量逐渐降低
炔雌醇含量从 150ug 35ug 30ug 20ug,国际卫生组织(WHO)、FDA 和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IPPF)均建议 COC 中的炔雌醇含量应 ≤ 0.035 mg。
2)不断改进 COC 给药方案
从开始模仿自然的 28 天月经周期,到后来的 21 天用药 + 7 天停药期,通过人为降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血药浓度,来诱导每月的撤退性出血。
COC 的非避孕作用
1. 异常子宫出血(AUB)
2. 女性痤疮、多毛症
3. 子宫内膜息肉
4. 子宫肌瘤
5.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痛经
6. 经前期综合征
7. 慢性盆腔痛(CPP)
8. 盆腔炎症(PID)

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出现不定期出血如何管理?
1原因
药物漏服、生殖道来源的器质性疾病、性传播疾病、意外怀孕
2处理(个体化)
1. 临床评估:采集临床病史;排除性传播感染;核实宫颈病变筛查;妊娠试验
2. 症状出现的时间:用药前 3 个月出现;用药时间超过 3 个月出现
3. 根据上述评估,个体化的为不定期出血妇女提供进一步检查。
3干预措施
1. 适当增加雌激素含量。如雌激素含量每天增加到 35ug,可减少不定期出血天数并降低不定期出血发生率。
2. 短暂停药。延长或持续性应用 COC(指持续口服超过 21 d 或 24 d)的妇女出现不定期出血时,短暂停药 3~4 天可有效减少不定期出血的天数。
3. 更换 COC 种类:在规律口服 COC 3~4 个月后,排出病理性原因后,不定期出血仍存在。